介紹的螺旋拉伸和扭轉彈簧的制造工藝都是在普通卷簧機動上卷繞后再加工兩端部的鉤環(huán)或扭臂。近年來國內外很多廠家都生產和使用了電腦成形機或專用成形機,簧身和尾部形狀能在成形機上一次完成,省去加工鉤環(huán)或扭臂的工序。
當用成形后需淬火、回火處理的材料時,與上述工藝所不同的主要是成形后要進行淬火、回火處理,有時彈簧端部加工需要經正火處理。
拉伸彈簧(拉簧)是承受軸向拉力的螺旋彈簧,拉伸彈簧一般都用圓截面材料制造。在不承受負荷時,拉伸彈簧的圈 與圈之間一般都是并緊的沒有間隙。利用拉伸后的回彈力(拉力)工作,用以控制機件的運動、貯蓄能量、測量力的大小等,廣泛用于機器、儀表中。其鉤的形式有側鉤拉簧,長鉤拉簧,英式鉤拉簧,德式鉤拉簧,半圓鉤拉簧,鴨嘴鉤拉簧等等,其材料有不銹鋼、琴鋼、高碳鋼、磷銅、油回火合金彈簧鋼等。
一旦松開張力,這根棍或桿就會往回彈。他們就用這種辦法來捉飛禽走獸。實際上,弓就是按這種方式利用幼樹彈性的彈簧;先向后拉弓,然后撒手,讓其回彈。中世紀時,這種想法開始出現在機械上,如紡織機、車床、鉆機、磨面機和鋸。操作者用手或腳踏板給出下壓沖程,將工作機械往下拉,這時用繩索固定在機械上的一根桿彈回,產生往復運動。
彈性材料的抗扭性不壓于它的抗撓性。希臘帝國時期 (大概是公元前4世紀)發(fā)明了用搓成的腱繩或毛繩拉緊的扭簧,用以代替簡單的彈簧來加強石和拋石機的威力。這時人們開始認識到,金屬比木頭、角質或任何這類有機物質的彈性更大。菲洛 (其寫作年代約為公元前200年)把它作為一項新發(fā)現來進行介紹。他估計讀者是難以置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