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鑄件的凝固方式
1凝固區(qū)域及其結構
鑄件在凝固過程中,除純金屬和共晶成分合金外,斷面上一般都存在三個區(qū)域,即固相
區(qū)、凝固區(qū)和液相區(qū)。鑄件的質量與凝固區(qū)域有密切關系。
圖132 凝固區(qū)域結構示意圖
圖132是凝固區(qū)域結構的示意圖 (另一半與之
對稱)。凝固區(qū)域又可劃分為兩個部分。液相占優(yōu)
勢的液固部分和固相占優(yōu)勢的固液部分。在液固部
分中,晶體處于懸浮狀態(tài)而未連成一片,液相可以
自由移動。用傾出法做實驗時,晶體能夠隨同液態(tài)
金屬一起被傾出。![](http://zs1.img-1.com/pic/189135/p7/20170704112107_5116_zs.jpg)
鑄件的凝固實際上是不會進行的。所以增加過熱程度,相當于提高了鑄型的溫度,使鑄件的溫度梯度減小。
在金屬型鑄造中,由于鑄型具有較大的導熱能力,而過熱熱量所占比重又很少,能夠迅
速傳導出去,所以澆注溫度的影響不十分明顯。
(4)鑄件結構的影響 厚壁鑄件比薄壁件含有更多的熱量,當凝固層逐漸向中心推進
時,必然要把鑄型加熱到更高的溫度。鑄件越厚大,溫度梯度就越小。薄壁件比厚壁件的溫
度梯度大。鑄件的性質復雜程度也對溫度場有較大的影響,鑄件的棱角和彎曲表面與平面壁
的散熱條件不同,在鑄件表面積相同的情況下,向外部凸出的曲面,如球面、圓柱表面、L
形鑄件的外角。![](http://zs1.img-1.com/pic/189135/p5/20170621085521_4959_zs.jpg)
空穴的產生使局部地區(qū)能壘
降低,鄰近的原子則進入空穴位置,造成空穴的移動。溫度愈高,原子的能量愈大,產生的
空穴數目愈多,從而使金屬膨脹。在熔點附近,空穴數目可達原子總數的10%。
當把金屬加熱到熔點時,會使金屬的體積突然膨脹3%~5%。這個數值等于固態(tài)金屬
力學溫度零度加熱到熔點前的總膨脹量。除此之外,金屬的其他性質如電阻、黏性等在
度下發(fā)生突變。同時,這種突變還反映在熔化潛熱上,即金屬在此時吸收大量熱量,溫
不升高。這些突變現象是不能僅僅用離位原子和空穴數目的增加加以解釋的。
![](http://zs1.img-1.com/pic/189135/p5/20170621085530_6474_zs.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