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 晶體缺陷模型 包括微晶模型、空穴模型、位錯模
或綜合模型等,假設液態(tài)金屬同樣存在與固相類似的晶
缺陷,能定性地解釋過熱度不大的液態(tài)金屬結構特征
接受。該模型認為,液態(tài)金屬中存在 “能量起伏”和 “結
處于熱運動的原子能量有高有低,同一原子的能量也隨時
間不停變化,時高時低,這種現象稱之為 “能量起伏”。另一方面,液態(tài)金屬中存在由大量
不停 “游動”著的原子集團組成,集團內為某種有序結構,處于集團外的原子則處于散亂的
無序狀態(tài);并且這些原子集團不斷的分化組合,時而長大,時而減小,時而產生,時而消失。
![](http://zs1.img-1.com/pic/189135/p3/20170618213456_4662_zs.jpg)
可以看出,鑄件的溫度場隨時間而變化,為不穩(wěn)定溫度場。鑄件斷面上的溫度場
也稱溫度分布曲線。如果鑄件均勻壁兩側的冷卻條件相同,則任何時刻的溫度分布曲線
對鑄件壁厚的軸線是對稱的。溫度場的變化速率,即為表征鑄件冷卻強度的溫度梯度。
溫度場能更直觀地顯示出凝固過程的情況。
圖131所示是鑄件的凝固動態(tài)曲線,也是根據直接測量的溫度時間曲線繪制的:首先
圖131(a)上給出合金的液相線和固相線溫度,把二直線與溫度時間曲線相交的各點分
標注在圖131(b)(x/R,τ)坐標系上,再將各點連接起來,即得凝固動態(tài)曲線??v坐標
子x是鑄件表面向中心方向的距離,分母R是鑄件壁厚之半或圓柱體和球體的半徑。因
固是從鑄件壁兩側同時向中心進行,所以x/R=1表示已凝固至鑄件中心。![](http://zs1.img-1.com/pic/189135/p3/20170618213434_9110_zs.jpg)
對于鑄件溫度場的影響,可從金屬性質、鑄型性質、澆注條件及鑄件結構四個方面來
析。
(1)金屬性質的影響 金屬的熱擴散率大,鑄件內部的溫度均勻化的能力就大,溫度梯
就小,斷面上溫度分布曲線就比較平坦;反之,溫度分布曲線就比較峻陡。金屬的結晶潛
大,向鑄型傳熱的時間則要長,鑄型內表面被加熱的溫度也高,鑄件斷面的溫度梯度減
,鑄件的冷卻速度下降,溫度場也較平坦。金屬的凝固溫度越高,在凝固過程中鑄件表面
鑄型內表面的溫度越高,鑄型內外表面的溫差就越大,且鑄型的熱導率在高溫段隨溫度的
高而升高,致使鑄件斷面的溫度場有較大的梯度。![](http://zs1.img-1.com/pic/189135/p3/20170618213454_3101_zs.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