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看電視,看到一位棄嬰在孤兒院長大***后與親生父母相遇。親生父母接受訪問時聲淚俱下,稱當年是因為家境貧寒,萬般無奈才放棄了孩子,現(xiàn)在經(jīng)濟條件好了,希望可以找回孩子,補償孩子。
鏡頭一轉(zhuǎn),那位已經(jīng)生出青色胡茬兒的小伙子一臉漠然。記者問他:你愿意與父母相認嗎?他點點頭:愿意。
記者又問:那你愿意跟他們回家嗎?他說:不愿意。
記者問他為什么,他說:好多年以前我期待過跟他們相認,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家。這個念頭在我的心里想了太久太久,幾乎每天都要想一遍,想起來就想哭。
可是特奇怪,想著想著吧,這個念頭居然就漸漸淡了,而且越來越麻木。到最后,我自己也不覺得這是多大個事了。
他搖搖頭:我現(xiàn)在覺得自己就這么自由自在,沒爹媽管著,也挺好的。如果他們再來照顧我,我還真不習慣,所以還是算了吧。
記者追問:那你是在恨他們嗎?
他笑了一下:以前有過,現(xiàn)在確實是真沒有了。沒有愛哪來的恨?我就是覺得,有些東西來得太晚了,并不一定沒有它存在的意義,只是,我不想要了。
再回想起前面看到的一個高考考生遲到的故事,這位考生遲到了半個小時,哀求監(jiān)考老師讓他進去,監(jiān)考老師卻不為所動,說了一句:“遲了太久,就不必到了?!?/div>
考生最后撲通一聲跪在地上,連連磕頭,磕到頭都破了,老師仍堅稱絕不破例,拒不放行??忌罱K暈倒在地。故事聽起來這位老師太不通情達理,可仔細想想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他只是履行職責而已。如果他一時心軟,是對千千萬萬按時抵達的考生,所給予的最大不公。
在我們身邊“遲到”的話題每天都在上演,無論生活、工作亦或是愛情。
一杯熱騰騰的茶,放到?jīng)鐾?,再喝已沒有必要,只會傷身。
兒女的孝順,在父母仙游以后才體現(xiàn),那是失德與偽善。
愛情的表白,在羅敷有夫之后再開口,要么是甘當見不得光的小三,要么也只能留下“恨不相逢未嫁時”的遺憾。
當別人在互聯(lián)網(wǎng)行業(yè)風生水起的時候,留給你的只是滿地的悲傷。
在這個互聯(lián)網(wǎng)的時代不是你輸給了互聯(lián)網(wǎng),而是輸給了你不相信互聯(lián)網(wǎng),輸給了你的猶豫不決。在某場人生約會時,如果又一次遲到,只能說明從未重視。即使“到”了,也無法抵消“遲”的負作用。
不曾重視的相約,失去時莫道遺憾。希望以后的你不要成為那個遲到的人,無論生活、工作還是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