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復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布施;若復有人聞此經(jīng)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金剛經(jīng)》
曾經(jīng)在迦葉佛時有兩兄弟,一個特別愛修福報,一個特別求空性智慧。后來在釋迦佛教法下,修福報的人轉(zhuǎn)生為一頭大象,由于出征時很有能力,國王對它極其喜愛,用各種金銀珠寶裝飾其全身,但是大象太笨了,有多少珠寶也沒辦法享用。而只強調(diào)空性智慧的人,在釋迦佛座下證得阿羅漢果,但因為前世沒有積累過福報,到城市里化緣時無人供養(yǎng),經(jīng)常是空缽而回。
所以在修行的過程中,福德也不能放棄,智慧也不能放棄。有些居士真的有這個毛病,只要是供燈、布施、磕頭,積累世俗的善根,他就非常重視,但是聞思修行、求智慧、觀空性,他就躲得遠遠的。
——索達吉堪布《入行論釋》
十世班禪講這么一句話:“漢傳的佛教非常好,漢人呢你們就好好去學漢傳。藏傳的文字你都看不懂,你都聽不懂,你又很好樂,你怎么入心,怎么去觀想?”有沒有道理?然后你重新學它的語言,它是好聽……(念誦)很好聽,對你有沒有用嗎?“哈 !那很殊勝啊,帖個符咒在門口,帖一下一過就永不過三惡心道,好的要死?!比缓筠彰鞓I(yè)。那是一種善巧方便,那是弘法的善巧方便。帖在那里你一過,三惡道永不下了,這么便宜的事情,永不下,你造業(yè)就不下了?他告訴說你有這個殊勝的境界,引發(fā)信心修善法,后面的你才不墮三惡道,你只是過一下子然后就不墮三惡道,永遠的就不下去了,有人執(zhí)著這個。這個完全是錯誤的,錯誤的。只是過一下就不墮三惡道,見一下就不入三惡道,那佛在世很多人見到佛,他照樣墮三惡道怎么辦?見佛了,見佛了生死嘛,那見性上的佛啊 才能了生死 。見佛依然再造業(yè)那有什么用?。坎荒芙鉀Q根本的問題,所以不要錯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