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神即是吉祥神,因為人們的愿望都是趨吉避兇,追求喜樂高興,因此就臆造出了一個喜神。民間傳說喜神原本是拜北斗星神的一個虔誠女子,修道成仙時,北斗星君詢問其所求,女子以手抿口,笑而不答,北斗星君誤以為她祈要胡須,就賜了她長須,因為她笑時呈喜像而封為喜神,因有長須,不再讓凡人看到她的形象,從此喜神專司喜慶,卻不顯神形。所以,喜神的特點是沒有具體的形象,也沒有專門的廟宇,高度抽象,但后世也有將祖先畫像或商紂王視為喜神進行奉祀。對喜神的敬奉在各種禮俗活動中均很常見,尤其在婚禮中。
![](http://zs1.img-1.com/pic/119403/daojiao/20160117102057_7660_zs.jpg)
古代門神的另一種職能,是驅鬼避邪,保障國家平安。這種門神,據說始于神荼、郁壘的稱呼,有種種說法,我們且沿用習慣的說法,仍稱之為神荼、郁壘。他們本是神話人物,漢代民間頗為流行,認為他們有捉魄力的神通。因為他們平時在度塑山大桃樹下,所以人們于除夕時,懸掛挑人、葦索(二神用縛鬼),門上畫二神和虎(二神執(zhí)鬼以食虎)的形象,用此方法來驅鬼辟邪。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意識形態(tài)的變化,人們對于門神的要求,已不僅是辟邪免災,還希望從他們那里獲得功名利祿等。至遲在明代,武士門神像上,已常添畫“爵、鹿、蝠、喜、寶、馬、瓶、鞍、皆取美名,以迎祥址”。以后更取消門神的祛邪義務,專事祈福的,于是民間形成天官、狀元、福祿壽星、和合、財神等為門神的風氣
![](http://zs1.img-1.com/pic/119403/daojiao/20160117102134_3156_zs.jpg)
![](http://zs1.img-1.com/pic/119403/daojiao/20160117102130_4933_zs.jpg)
銅鼎,誠信鼎廠家,生產銅雕鼎廠家
封神演義》 第八十四回 子牙兵取臨潼關,忽見正南上祥云萬道,瑞氣千條,異香襲襲,見一道者,手執(zhí)竹杖而來。
作偈曰:“高臥九重云,蒲團了道真。天地玄黃外,吾當掌教尊。盤古生太極,兩儀四象循。一道傳三友,二教闡截分。玄門都領秀,一氣化鴻鈞?!?/p>
話說鴻鈞道人來至,通天教主知是師尊來了,慌忙上前迎接,倒身下拜曰:“弟子愿老師圣壽無疆!不知老師駕臨,未曾遠接,望乞恕罪?!?/p>
![](http://zs1.img-1.com/pic/119403/tongding/20160105162414_1032_zs.jpg)
![](http://zs1.img-1.com/pic/119403/tongding/20160105162416_1312_zs.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