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標(biāo)明身份等級的重要禮器
中國的鼎文化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早在7000多年前就出現(xiàn)了陶制的鼎。鼎是人們?nèi)粘I钪凶畛R姷氖称鳌?/p>
夏商周時,鼎成為祭祀天帝和祖先的神器,被用來“別上下,明貴賤”,成為標(biāo)明身份等級的重要禮器。據(jù)史料記載,“天子九鼎,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又載“鑄九鼎,像九州”。
鼎大多為三足圓形,但也有四足的方鼎。其中,最著名的司母戊鼎便是四足大方鼎。
鑄工精湛 身份象征 鼎的出現(xiàn)可以追溯到10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早期。許慎在《說文解字》里說:“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边@是說,鼎最初是人們用來烹煮和盛貯肉類的食器。夏商周時,青銅鼎逐漸成了權(quán)力和身份的象征,成為祭祀活動中最常見的禮器。1977年出土于洛陽北窯西周貴族墓地的獸面紋銅方鼎就是其杰出代表。
西周獸面紋銅方鼎通高36厘米,長33厘米,口寬25厘米。其形體方正,上有雙立耳,腹部四方,下有四柱足。其方腹四面及每面正中有突出的扉棱,四面均為浮雕牛角形聚睛凝視、擴(kuò)口露齒的獸面,紋飾以云紋襯底,兩側(cè)各有一道立夔(kuí,古代傳說中一種龍形異獸)紋,四柱足頂端同樣飾有浮雕獸面紋飾。
商代銅器的主要金屬成分是銅、錫和鉛,從測定結(jié)果看,各個時期的不同器物在合金比例上并不一致。商代早期的一件銅爵經(jīng)測定含銅92%,錫7%,而另一件錛則含銅98%,錫只有1%。武漢市黃陂區(qū)盤龍城出土的商代中期銅禮器中,有的含銅81~88%,錫5~8%,鉛1~6%;有的含銅71%,而鉛則高達(dá)21~24%。唐縣振昌工藝品廠,銅雕鼎,鑄銅鼎,青銅鼎,銅雕司母戊鼎,青銅司母戊鼎,鑄銅司母戊鼎,仿古銅鼎,仿古司母戊鼎,仿古寶鼎,青銅寶鼎,銅鼎生產(chǎn)廠家,銅雕鼎,銅鼎鑄造廠,司母戊鼎鑄造廠,寶鼎廠家,唐縣銅鼎生產(chǎn)廠家,銅鼎鑄造廠,青銅鼎鑄造廠,寶鼎生產(chǎn)廠家.本廠追求卓越 質(zhì)量第一的理念 歡迎來圖訂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