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器是由青銅(多為紅銅和錫、鉛的合金,其中錫和鉛的成分都必須大于2%。另有十多種配方)制成的各種器具,誕生于人類文明的青銅時代。由于青銅器在世界各地均有出現(xiàn),所以也是一種世界性文明的象征。
最早的青銅器出現(xiàn)于約5000年到6000年間的西亞兩河流域地區(qū)。蘇美爾文明時期的雕有獅子形象的大型銅刀是早期青銅器的代表。青銅器在2000多年前逐漸由鐵器所取代。公元前3000年左右,中國已經(jīng)有了青銅鑄品,但進(jìn)入青銅時代的時間,目前所知大約是在夏代,即公元前21世紀(jì)。
中國青銅器制作精美,在世界各地青銅器中堪稱藝術(shù)價值最高。中國青銅器代表著中國在先秦時期高超的技術(shù)與文化。中國青銅器種類繁多,造型奇特,紋飾瑰麗,銘文豐富而且鑄造技術(shù)復(fù)雜,其輝煌程度是世界上任何一個文明古國的青銅時代所無法比擬的。
在古人心目(古代文獻(xiàn))中,青銅器有兩種基本功能或用途,一是“納(內(nèi))、入”,即盛裝物件;一是“設(shè)”即陳設(shè)布列?!抖Y記·禮器》說得很明確:“三牲魚臘,四海九州之美味,籩豆之薦,四時之和氣也,內(nèi)金,示和也。束帛加璧,尊德也;龜為前列,先知也;金次之,見情也。”鄭玄注:“金炤物,金有兩義,先入后設(shè)?!薄〖{是青銅器的第一位的基本功用,而納的基本目的是“示和”。所納對象即古文獻(xiàn)所謂“實物(所實之物)”,就是上面所說“三牲魚臘”,“四時之和氣”之屬,實際就是犧牲(肉食)、黍稷(主食)以及酒醴之類祖先生前生活必需品。而其主要就是把諸如此類分別納入鼎簋尊彝等各類器物中,然后作以調(diào)和以供祭祀祖先之用?!墩f文》說:“鼎,和五味之寶器?!薄秴问洗呵铩け疚丁酚涊d伊尹“負(fù)鼎俎,以滋味說湯,致于王道”,《國語·鄭語》記載史伯說:“夫和生實物,……以他平他謂之和,故能豐長而物歸之,……是以和五味以調(diào)口,剛四肢以衛(wèi)體?!薄蹲髠鳌ふ压辍酚涊d晏嬰說:“和如羹焉,水、火、醯、鹽、梅,以烹魚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齊之以味。濟其不及,以泄其過。……先王之濟五味,和五聲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都在申明用青銅器調(diào)濟容物,“和五味”以“示和”的基本意思。其調(diào)和方法就是“濟其不及,以泄其過”,而最終目的則在于和人心,“成其政”。
深層意義折疊
以金示和還有另一層或者說更深一層的意義,這就是“炤物”或“象物”示和。《左傳·宣公三年》說:“鑄鼎象物,使民知神***……用能協(xié)于上下,以承天休。”原來鑄鼎,制作青銅器不僅用來盛裝和調(diào)劑犧牲等給祖先奉獻(xiàn)的禮物,還有一個重要作用是“象物”,也就是在銅器外表刻畫“物”的圖像。通常所說銅器花紋實質(zhì)就是圖物象物。
那“物”是什么呢?答案其實非常簡明?!拔镎?,方物、神物也?!薄拔铩币簿褪侨藗兯绨莸纳耢`,或者視之為自己祖先所由來的神物,有類于西方所謂“圖騰”。當(dāng)年傅斯年先生在其《跋陳擿君春秋公矢魚于棠說》首次發(fā)明:“物即圖騰”,可謂真知灼見。其實先秦文獻(xiàn)所見諸多“物”字,很多都可以這樣來理解。如《尚書·旅獒》:“畢獻(xiàn)方物”;《詩·大雅·生民》:“有物有則”;《左傳》中《隱公五年》:“取材以章物采”,《桓公二年》:“五色比象,昭其物”,《宣公十二年》:“百官象物而動”;《國語》中《周語》:“服物昭庸”,《越語》:“民神雜糅,不可方物”;以及《周禮》中《春官·大宗伯》:“以疈辜祭四方百物”,《司?!返取捌煳铩保洞笏緲贰罚骸傲兌孪笪锛疤焐瘛钡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