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購咨詢電話:1-3-2-6-1-6-8-9-9-8-9
賴茅酒官方網(wǎng)站:http://www.laimao360.com
以茶代酒”的由來
文章來源:本站整理 編輯日期:2014-02-21 【打印】 【收藏本頁】
92賴茅酒自古至今,國人的日常社會(huì)交往中,離不開吃飯和飲酒,對國人來說,似乎是92賴茅酒“無酒不成席”。而在此過程中,還有一種常見的情形是:客人由于某些情況不能飲酒,而又需要敬酒或主人提出敬酒、要求自己喝的時(shí)候,往往舉起茶杯說:“以茶代酒”。那么,“以茶代酒”的典故是來自什么年代呢?
92賴茅酒根據(jù)三國時(shí)期的《三國志》記載:吳國君主孫皓“密賜茶荼以代酒”,為“以茶代酒”之典故。公元252年,吳太祖孫權(quán)病死,傳位于子孫亮,后宮廷政變,孫亮之兄孫休上臺。孫休臨終時(shí),遺詔兒子做接班人,任丞相濮陽興和左將軍張布為“顧命大臣”,輔佐幼主。
92賴茅酒兩位“顧命大臣”嫌孫休兒子太小,改立23歲的“長君”孫皓為帝。孫皓初立時(shí),撫恤人民、開倉賑貧,后變得專橫殘暴、終日沉浸于酒色從而民心喪盡。孫皓好酒,經(jīng)常擺酒設(shè)宴,要群臣作陪。他的酒宴有一個(gè)規(guī)矩:每人以7升為限,不管會(huì)不會(huì)喝,能不能喝,7升酒必須見底。群臣中有個(gè)人叫韋曜,酒量只有二升。韋曜原是孫皓的父親南陽王孫和的老師,故孫皓對韋曜格外照顧??此炔粍?dòng)了,就悄悄換上茶,讓他“以茶代酒”,不至于因喝不下酒難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