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介紹瑪麗婭1號——番茄種子日本引進,一代交配,無限生長型,節(jié)間短,葉片厚,長勢強健,連續(xù)座果8穗以上不早衰。粉紅果,中早熟,高圓大果型,單果重300克左右,果實堅硬。大小均勻耐貯運,產(chǎn)量極高,貨架期可達20天以上,高抗葉霉病、病毒病、早晚疫病、灰霉病、枯萎病等病害。突出特點是高溫抗裂果。適宜早春、夏季、秋季、大棚、中棚、露地種植。 培育方法①溫度:番茄對溫度有較強的適應能力,能在10-30℃溫度下生長。不同生育階段對溫度的要求有一定差異。種子萌發(fā)的最適溫度25-30℃,發(fā)芽的最低溫度是12℃,幼苗期的適溫白天20-25℃,夜溫10-15℃,在苗期相對較低的溫度,特別是夜溫往往能提前花芽的分化,降低第1花序的著生節(jié)位和增加每花序的花數(shù),但多心皮的畸形花也顯著增多;相對較高的溫度,雖然增加苗的生長速度,但往往降低苗的素質(zhì)。利用苗期番茄對低溫適應能力較強的特點,栽培上在定植前,對番茄苗進行適當?shù)牡蜏劐憻?,可以提高苗的素質(zhì)。番茄開花期的最適日溫是20-25℃,夜溫15-20℃,低于15℃和高于35℃的不利于花的發(fā)育和結(jié)實。結(jié)果盛期要求日溫25-28℃,夜溫15-25℃,較低的溫度果實生長緩慢,12℃以下著色不良,日溫在35℃以上紅色的茄紅素難以形成。番茄的生長發(fā)育要求一定的日夜溫差,自然或創(chuàng)造在白天接近光溫適溫,夜間降到最低的適溫條件,有利于同化產(chǎn)物的形成、運輸和貯藏,因而能提高產(chǎn)量和品質(zhì)。 其他說明番茄果實成熟過程可分為五個時期:即青熟期(綠熟果)、果實基本停止生長,果頂白,尚未著色;轉(zhuǎn)色期(頂紅果),果頂部由綠白色轉(zhuǎn)為淡黃至粉紅色;半熟期(半紅果),果實表面約50%著色;堅熟期(紅熟的硬果),整果著色,肉質(zhì)較硬;完熟期(軟熟期),果實全部著色,肉質(zhì)變軟。 一般番茄果實全紅即可采收,如果番茄果實需長途運銷加工時,應在轉(zhuǎn)色期采收,待運至加工地時,果實已后熟達成熟期,正適宜加工。如產(chǎn)地距離加工廠很近,但仍需短途運輸和裝卸,應在番茄的成熟期采收。即果面80%以上轉(zhuǎn)紅或完全著色,肉質(zhì)尚堅實,風味最佳時采收。如果產(chǎn)地與加工廠很近,番茄果實不需長途運輸或裝卸,主要加工醬或汁的產(chǎn)品時,亦可在完熟期采收。 番茄采收時,應輕摘輕放,盡量防止機械損傷,采后裝筐,立即運往收購工廠交售加工。中、后期采收時,果實多在枝葉覆蓋之下,要翻蔓檢查采摘,翻蔓宜輕,翻后立即復還原位,以防莖葉和果實受傷。特別是中期高溫季節(jié),原受莖葉覆蓋的果實,一旦直接暴曬在強烈的陽光下,就會得日燒病,不能全紅,植株內(nèi)部枝葉一旦翻出,受強烈日光照射后也會枯黃。交易說明歡迎廣大新老客戶前來本
公司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