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氣與腹瀉】
其癥有5種,但都屬于濕。既然屬于濕氣,一定是下焦陽氣不足,命門火衰。一般來說,腹瀉初起可以用利水祛濕的藥物,但久瀉不止的患者必須用大劑回陽的藥物,恢復元氣溫煦臟腑,排出體內(nèi)濕氣。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鹿茸之中,一點胚血,此血中有真陽一點,通督脈,貫腎水,乃至靈至旺之物也,故入于人身為峻補陽血之要藥。又其物流動生發(fā),氣體全而未發(fā)泄,補陽益血之功多,故又能逐瘀通血大補元氣也”。
是要奇跡還是放化療
除了手術、產(chǎn)后以及各種外傷會讓我們元氣損害,在用藥治和放化療這個問題上,我們有很多朋友應該會了解,一般患者在放化療后,會有一種體態(tài)的表現(xiàn),開始就是掉頭發(fā),放化療的一次,掉三分之一,第二次再掉三分之一,剩下的都變白了,有的連皮膚都變白了,模樣全變了,那在放化療的用藥過程中,傷的是什么呢?又有多少人去了解?其實傷的就是我們的根本,這個根本就是我們的真陽元氣!
【元氣與尿頻尿急】
元氣充足時,尿竅容易開而精竅不易啟,尿竅開始精竅必不能開,精竅開始尿竅必不能開;元氣虛弱時,尿竅更易開而精竅也易啟,尿頻、尿急、遺尿和遺精或濁白就會同時出現(xiàn)。二竅的開合,全要靠心氣下降,腎精虧損心氣上越而失去制約,必不能發(fā)揮“君主之官”作用,不能統(tǒng)攝精竅和尿竅,方法應該以扶陽為主。
——寶元神自我健康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