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報表審計
(1)檢查合并報表編制的基礎。即審核:合并報表內容的全面、完整性;子公司提供資料的完整性(包括子公司會計政策差異、母子公司往來業(yè)務、債權債務、投資資料,子公司利潤分配、股權變動資料);母子公司決算日和會計期間的一致性;母子公司之間會計政策的一致性;母公司對子公司投資的會計核算處理的正確性。
(2)檢查確認合并報表范圍。根據(jù)母公司的長期投資賬和表明母公司與子公司之間投資與被投資關系的批準文件,確實屬于合并范圍的企業(yè)。對于應合并而未合并的子公司,要查明因何種原因未將其納入合并范圍;對于不應合并而進行了合并的企業(yè),要查明母公司是否存在未經(jīng)批準而收購(轉讓)股份等情況。
(3)檢查企業(yè)集團內部經(jīng)濟往來情況。即檢查母公司提供的有關經(jīng)濟往來的資料是否完整,并通過核對合并報表的抵銷關系,驗證合并報表的真實性。
(4)檢查集團公司是否編制完整的抵銷會計分錄,運用規(guī)定的抵銷程序編制分錄進行測試,看是否存在已進行匯總而未編制抵銷分錄以及抵銷分錄的編制不正確等問題。
注冊會計師應當根據(jù)審計風險準則的要求,識別和評估財務報表重大錯報風險,針對評估的財務報表層次重大錯報風險實施總體應對措施,并針對評估的認定層次重大錯報風險實施進一步審計程序,以將審計風險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
注冊會計師應當按照發(fā)現(xiàn)舞弊準則的要求,在整個審計過程中以職業(yè)懷疑態(tài)度計劃和實施審計工作,充分考慮由于舞弊導致財務報表發(fā)生重大錯報風險的可能性。注冊會計師應當假定被審計單位在收入確認方面存在舞弊風險,并考慮哪些收入類別以及與收入有關的交易或認定可能導致舞弊風險。
注冊會計師在對上市公司會計報表出具審計報告時,按照審計報告準則的要求,采用新的審計報告格式出具審計報告。由于上市公司會計報表仍然按照原會計準則和企業(yè)會計制度編制,注冊會計師出具審計報告時,仍需提及上市公司編制會計報表時適用的企業(yè)會計制度,可不提及“所有者權益(或股東權益)變動表”。注冊會計師應當按照準則的要求,獲取充分、適當?shù)膶徲嬜C據(jù),以確定比較數(shù)據(jù)是否正確列報。
稅務問題,找中稅信達!成功降低稅負最少30%!是您稅務問題保駕護航的助手,合理避稅的參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