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樹是一種很好的綠化苗木,這是眾所周知的,大部分人但是忽視了欒樹的大部分園林效果。
欒樹這種苗木樹木又稱大夫樹、燈籠樹,這是有原因的,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欒樹的外觀像燈籠因此有著燈籠樹的美稱。
欒樹為落葉喬木,跟法桐是一種,這種樹木的造型樹形端正,枝葉茂密而秀麗,春季嫩葉多為紅葉,夏季黃花滿樹,入秋葉色變黃,果實紫紅,形似燈籠,十分美麗;欒樹適應性強、季相明顯,是理想的綠化,觀葉樹種。宜做庭蔭樹,行道樹及園林苗木,此外,也可提制栲膠,花可作黃色染料,種子可榨油。欒樹也是工業(yè)污染區(qū)配植的好樹種。所以我們更加應該注意到這些效果更好的找到綠化效果。
欒樹果實于9~10月成熟。選生長良好,干形通直,樹冠開闊,果實飽滿,處于壯齡期的優(yōu)良單株作為采種母樹,在果實顯紅褐色或橘黃色而蒴果尚未開裂時及時采集,不然將自行脫落。但也不宜采得過早,否則種子發(fā)芽率低。 果實采集后去掉果皮、果梗,應及時晾曬或攤開陰干,待蒴果開裂后,敲打脫粒,用篩選法凈種。種子黑色,圓球形,徑約0.6cm,出種率約20%,千粒重150g左右,發(fā)芽率60%~80%。 欒樹種子的種皮堅硬,不易透水,如不經過催芽管理,第二年春播常不發(fā)芽或發(fā)芽率很低。所以,當年秋季播種,讓種子在土壤中完成催芽階段,可省去種子貯藏、催芽等工序。經過一冬后,第2年春天,幼苗出土早而整齊,生長健壯。
欒樹病蟲害少,栽培管理容易,栽培土質以深厚,濕潤的土壤最為適宜。以播種繁殖為主,分蘗或根插亦可,移植時適當剪短主根及粗側根,這樣可以促進多發(fā)須根,容易成活。秋季果熟時采收,及時晾曬去殼。因種皮堅硬不易透水,如不經處理,第二年春播常不發(fā)芽,故秋季去殼播種,可用濕沙層積處理后春播。一般采用壟播,垅距60-70cm,因種子出苗率低,故用種量大,播種量30-40kg/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