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zs1.img-1.com/pic/173152/p7/20170326145349_1293_zs.jpg)
![](http://zs1.img-1.com/pic/173152/p7/20170326145715_6901_zs.jpg)
溫室大棚提高溫度
1.提高草簾的保溫性。大棚上覆蓋的草簾應緊實,為提高保溫性能,可在草簾上加蓋一層普通農(nóng)膜或往年的舊薄膜。
2.增加棚膜的通透性。采用高透光無滴膜,及時清掃棚膜上的灰塵、積雪等。
3.增加后墻的保溫性。
4.棚外挖防寒溝。在大棚外挖深40-60厘米,寬40-50厘米的防寒溝,填入鋸末、雜草、馬糞、秸稈等保溫材料,踏實后用土封溝,以達到保溫效果。
5.大棚內(nèi)采用高壟栽培。
6.棚內(nèi)懸掛反光幕。
7.設(shè)立臨時加溫措施。
塑料薄膜大棚空氣濕度的調(diào)控
(1)大棚空氣濕度的變化規(guī)律:塑料膜封閉性強,棚內(nèi)空氣與外界空氣交換受到阻礙,土壤蒸發(fā)和葉面蒸騰的水氣難以發(fā)散。因此,棚內(nèi)濕度大。白天,大棚通風情況下,棚內(nèi)空氣相對濕度為70—80%。陰雨天可達90%以上。棚內(nèi)空氣相對濕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降低,夜間常為100%。棚內(nèi)濕空氣遇冷后凝結(jié)成水膜或水滴附著于薄膜內(nèi)表面或植株上。
(2)空氣濕度的調(diào)控:大棚內(nèi)空氣濕度過大,不僅直接影響蔬菜的光合作用和對礦質(zhì)營養(yǎng)的吸收,而且還有利于病菌孢子的發(fā)芽和侵染。因此,要進行通風換氣,促進棚內(nèi)高濕空氣與外界低濕空氣相交換,可以有效地降低棚內(nèi)的相對濕度。棚內(nèi)地熱線加溫,也可降低相對濕度。采用滴灌技術(shù),并結(jié)合地膜復蓋栽培,減少土壤水分蒸發(fā),可以大幅度降低空氣濕度(20%左右)。
![](http://zs1.img-1.com/pic/173152/p7/20170326145349_1293_zs.jpg)
![](http://zs1.img-1.com/pic/173152/p7/20170326151114_1828_zs.jpg)
![](http://zs1.img-1.com/pic/173152/p7/20170326151112_9348_zs.jpg)
![](http://zs1.img-1.com/pic/173152/p7/20170326145347_1862_zs.jpg)
![](http://zs1.img-1.com/pic/173152/p7/20170326145716_2181_zs.jpg)
高溫棚建設(shè)需加大墻體和后坡厚度增強溫室保溫性能
溫室的蓄熱面包括三面墻體、后坡和地面。當蔬菜植株遮嚴地面后,墻體、后坡就成為主要的受熱面。要求增加墻體和后坡的厚度主要是為了增加其蓄熱量,當然也不排除其防寒保溫的作用。其中,能否蓄熱保溫就成為溫室冬季生產(chǎn)成敗的關(guān)鍵。實踐證明,要想抵御冬季的災害性天氣,溫室土墻體底寬應達2米,上寬應達1.5米,呈一梯形。若砌磚墻,厚度應不少于1.2米,即內(nèi)50厘米為吸熱層,中空80厘米,內(nèi)填打成捆的麥秸,作為隔熱層,外18厘米作為防寒層。冬季后墻外還應再靠30厘米厚的玉米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