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光,幼時稍耐蔭,適應性強,對土壤要求不嚴,在酸性、中性、石灰性和輕鹽堿土壤中均可生長。耐干旱瘠薄,萌芽能力強,耐寒力中等,在山東只分布于海拔900m以下,以海拔400m以下者生長良好??癸L能力較弱。
側柏為溫帶陽性樹種,栽培、野生均有。喜生于濕潤肥沃排水良好的鈣質土壤耐寒、耐旱、抗鹽堿,在平地或懸崖峭壁上都能生長;在干燥、貧脊的山地上,生長緩慢,植株細弱。淺根性,但側根發(fā)達,萌芽性強、耐修剪、壽命長,抗煙塵,抗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分布廣,為中國應用最普遍的觀賞樹木之一。
若培育庭園綠化大苗時,需進行移植,計劃培育 1 年的,移植株行距 10 × 20 厘米 , 2 年的株行距 20 × 40 厘米 ; 3 年的株行距 30 × 40 厘米 。如要栽種綠籬以用兩年至三年生苗木為宜,雙行栽植或單行栽植,且栽植不宜過深,以土埋至比原上痕高 1 厘米 左右為宜,栽后應立即灌溉,并及時檢查,如有倒伏和露根現象,需扶正和加土,有條件的能經常淋洗移栽苗更好,這樣可提高成活率。此外,苗木早春易遭生理干旱危害,要灌凍水且加強早春灌溉,據調查,本地區(qū) 2 月下旬灌溉,在很大程度上可防止苗木抽干現象,且能避開倒春寒時期,這樣如果管理得當, 3-4 年綠籬基本成形。
側柏選地、整地與施肥:側柏育苗地,要選擇地勢平坦,排水良好,較肥沃的沙壤土或輕壤土為宜,要具有灌溉條件。不宜選土壤過于粘重或低洼積水地,也不要選在迎風口處。
側柏育苗地要深耕細耙,施足底肥。一般采取秋翻地,深度25厘米左右,春淺翻15厘米左右,結合秋季深翻地,每畝施人廄肥2500—5000千克,將糞肥翻入土中,然后,耙耢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