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設計注意事項
⑴塑件形狀及壁厚設計特別應考慮有利于料流暢通填充型腔,盡量避免尖角、缺口。
⑵脫模斜度應取大,含玻璃纖維15%的可取1°~2°,含玻璃纖維30%的可取 2°~3°。當不允許有脫模斜度時則應避免強行脫模,宜采用橫向分型結(jié)構(gòu)。
⑶澆注系統(tǒng)截面宜大,流程平直而短,以利于纖維均勻分散。
⑷設計進料口應考慮防止填充不足,異向性變形,玻璃纖維分布不勻,易產(chǎn)生熔接痕等不良后果。進料口宜取薄片,寬薄,扇形,環(huán)形及多點形式進料口以使料流亂流,玻璃纖維均勻分散,以減少異向性,不采用針狀進料口,進料口截面可適當增大,其長度應短。
⑸模具型芯、型腔應有足夠剛性及強度。
⑹模具應淬硬,拋光、選用耐磨鋼種,易磨損部位應便于修換。
⑺頂出應均勻有力,便于換修。
⑻模具應設有排氣溢料槽,并宜設于易發(fā)生熔接痕部位。
![](http://zs1.img-1.com/pic/169483/p2/20161229145849_9063_zs.jpg)
![](http://zs1.img-1.com/pic/169483/p2/20161229145843_9199_zs.jpg)
塑膠的粘度及條件對粘度的影響
熔融塑料流動時大分子之間相互摩擦的性質(zhì)稱為塑料的粘性.而把這種粘性大小的系數(shù)稱為粘度,所以粘度是熔融塑料流動性高低的反映.粘度越大,熔體粘性越強,流動性越差,加工越困難.
工業(yè)應用上,比較一種塑料的流動性并不是看其粘度值,而是看其熔體流動指數(shù)大小(稱MFI):所謂MFI,就是在一定熔化溫度下,熔體受到額定的壓力作用下,單位時間內(nèi)(一般為10分鐘)通過標準口模的熔體重量.以g/10min表示,如注塑級的PP料,牌號不同,MFI的值可以從2.5~30間變化,塑料的粘度并非一成不變,塑料本身特性的變化,外界溫度,壓力等條件的影響,都可促成粘度的變化.![](http://zs1.img-1.com/pic/169483/p2/20161229145846_9051_zs.jpg)
![](http://zs1.img-1.com/pic/169483/p2/20161229145845_9091_zs.jpg)
注塑機
溫度粘度的影響
溫度對大多數(shù)熔融塑料的粘度影響是很大的,一般溫度升高,反映出來的粘度越低,但各種塑料熔體粘度降低的幅度大小有出入:
PE/PP類塑料,升高溫度對提高流動性,降低熔體粘度作用很小,溫度過高,消耗加大,反而得不償失
PMMA/PC/類等塑料,溫度升高粘度就顯著下降,PS升高溫度對于降低粘度于成型亦有較大好處![](http://zs1.img-1.com/pic/169483/p2/20161229145844_9140_zs.jpg)
![](http://zs1.img-1.com/pic/169483/p2/20161229145843_9199_zs.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