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二十四孝人物看,孝無年齡大小之分,陸績六歲懷橘孝母,老萊七十戲彩娛親;孝無貧富之別,黃庭堅家有良田千頃,仍為母親洗便器;蔡順家無糧,拾葚養(yǎng)母,兩人孝心一樣;孝無社會地位高低之分,文帝嘗藥,董永***,一個是皇帝,一個是長工;孝無男女之別,唐氏乳母,郭巨埋兒;孝無生死之分,王裒純孝聞雷泣墓,丁蘭刻木視死如生。孝無慈惡之別,老母慈,兒子孝,曾參至孝母子連心,后母惡,兒子也孝,閔子蘆衣感化后娘;孝無遠近之分,子路事親百里負米,黃香九歲扇枕溫衾;孝無形式之別,壽昌尋母棄官不仕,黔婁嘗糞,孟宗哭竹。孝無能力大小之分,楊香十四打虎救父,吳猛愛親以身喂蚊。
孝文化具有繼承性:朝代的更替,外族的入侵,社會制度和宗教信仰的改變和變遷,任何朝代的統(tǒng)治者,不管奴隸制社會,封建社會還是資本主義社會,都把孝文化延續(xù)至今,都沒有否定孝文化的存在,相反都對孝文化的發(fā)展有所改進。從歷史各個時期看,一部中國法制史歷朝歷代都把不孝視為犯罪,并處以重罰,不孝都違反法律規(guī)范,都是犯罪,孝的繼承性可見一斑?,F代法律輕,對不孝《刑法》和《理學法》都有處罰條款單相對于古代法律較輕,如虐待遺棄罪都屬告訴性犯罪。
孝文化的現實性:雖然二十四孝都是過去的故事,但是二十四孝故事在過去教育人,在現在,將來都能教育人。二十四孝故事這幾十年很少被人提及。江總書記提出以德治國,孝是“德”中最主要內容。現在推行的公民道德綱要,孝都應成為主要內容。從小學到大學的課本已見不到關于孝的內容,四十歲以下的公民知道我國傳統(tǒng)的二十四孝故事的已微乎其微?,F在,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以德治國,執(zhí)政為民,加強公民道德教育,應該把孝放在重要位職。因為一個連父母都不孝的人,何以服務社會,何以做到執(zhí)政為民,何以主持正義,何以遵紀守法。人生百行孝為先,無孝即無政績可言。加強對孝文化的研究和推廣,定會促進學風,文風,社會風氣的好轉,為穩(wěn)定社會做出貢獻。
孝文化的世界性:孝作為正氣的化身,無國界之分。中國的孝與世界各國的孝有形式之區(qū)別,無實質之分別。從各國的電影、電視劇中孝的表現來看,與我國孝的表現相差不多。再說炎黃子孫已遍布世界各地,孝文化的交流已具有世界性,只是我們沒有把孝文化做為一個獨立文化來研究和宣揚。孝文化的研究和交流,對促進兩岸統(tǒng)一,具有推動力,對炎黃子孫具有向心力,對中華民族具有吸引力。人類的發(fā)展證明:孝文化應是一個世界性的課題,是一個永恒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