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卡易它-彐浦洛克線的測試中可注意到的問題
(1) 雖然接觸電壓或轉移接觸電壓的值隨當?shù)赝寥离娮杪什煌兴煌?,但一般的上限值也不會超過幾百伏。試驗中不論在工作桿塔還是兩側桿塔,塔腳對地的接觸電壓或轉移接觸電壓都很高,其值達到500~1250 V,說明是很危險而必須采取措施的。
(2) 當采用布局(2)、(3)抑或布局(4)方式接地,這時的導線對桿塔的接觸電壓為0.33 ~4.5 V,說明這樣的接地線布置是能保護工作人員安全的。
(3) 采用只在工作桿塔兩側接地時,雖然這個試驗中表明工作桿塔上工作相導線對接地的塔體間的接觸電壓為35 V,但比其它幾種方案的值大了一個數(shù)量級,很可能在較大系統(tǒng)中當故障電流較大時會超過允許的75 V,因此不能認為是恰當?shù)陌踩胧?/div>
(4) 不論是從工作桿塔導線上工作相接地還是三相同時接地都顯示故障電流通過架空地線分流了一部份至相鄰桿塔,減少了流經(jīng)工作桿塔塔腳的量,使接觸電壓降低了。
5.2 從梅特—柏金斯線的測試中可注意到的問題
(1) 當只在工作桿塔工作相導線上接地時,塔基對地間的接觸電壓和轉移接觸電壓值都很高,甚至高達7380 V,因此不是恰當?shù)陌踩胧?/div>
(2) 在工作桿塔導線上三相接地時,塔基對地間的接觸電壓和轉移接觸電壓值保持在幾百伏的值,三相故障電流基本上抵消僅剩極小的零序電流。而當近乎60 Hz的1/6周故障切斷時,即約0.003 s內工作人員會受到高達17.1 kV峰值的接觸電壓和轉移接觸電壓。根據(jù)美國ANSI/IEEE標準第80號的規(guī)定,通電流的時間對50 Hz或60 Hz電流來說是以0.03~3.0 s考慮的,因此即使當時峰值電壓較高,由于脈沖時間極短,只會引起工作人員有麻電的感覺。
(3) 測得的導線對桿塔間的接觸電壓分別為43.5 V或52.1 V。這個值大約為個人保護接地線上電阻性電壓降(14.1 V或17.3 V)的3倍,這是由于實際上在個人保護接地線與人體構成的接地回路間還存在磁耦合,其等效回路如圖3所示,計算結果基本與實測結果相符,說明個人保護接地回路是一個阻抗回路而不是單純的電阻回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