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泰拳軼事
當時拳師甚迷信,崇尚原始之巫法,名手出賽之前,多依循古老風習,恭請高僧或巫師,為之念咒或舉行宗教儀式作福,用符號與法粉飾身,又有用藥液涂搽。例如“頌交”拳館拳師,喜以黃姜油搽身,成眩目赭黃色,或如南部高手乃茵,經(jīng)常泅沐于藥湯之中,久而全身皮膚變青黑色,說是可以強身,抵御攻擊。
在裝飾方面,大部分拳師打斗時仍佩戴吉祥圈,南部拳師則代之以符頭巾,搏擊時偶被擊歪,對方必自動退讓,予以移正機會,然后再斗,以示對圣靈之物的尊重,也反映出昔日拳師以技服人,而不是恃蠻力爭勝。除吉祥圈外,拳師還極重視佩戴的避邪物,即以符布折成帶狀,內(nèi)藏符條或佛象,結于臂間,深信可以藉此增強內(nèi)力,及獲得化險為夷的護身神效。
昔日成名拳師,年齡都在二十五至三十歲之間,十八/九歲之青年拳師,通常不受重視,稱為“童拳”。偶有老輩好手登臺,年逾不惑亦不足為怪。
體重方面無等級分別,拳師比武,以小擊大情形,屢見不鮮,因可自恃技高及智勇。玫瑰園時期最出色拳師,幾乎全屬57公斤至60公斤間,過65公斤之重型拳師,寥寥可數(shù)。
拳賽結局有三種:
1.某方拳師服輸或被擊;
2.雙方本領相若路途判和;
3.兩方若斗至終場即當和論。
拳師出場程序也與今日的比賽不同,當?shù)?一對拳師比完一局休息時,由第二對拳師接替出場,打一局,然后首對繼續(xù)比賽,如此輪流接續(xù)比賽,直至全部五對拳師賽完為止。
玫瑰園拳場時代,拳師均注重技術與智力,拳術方面,可劃分東北部、南部、中部與京畿四大宗系。
東北部拳法以柯叨為中心,注重攻擊,擅用腿高踢及擺拳招數(shù),作風大刀闊斧,勁力雄猛。待敵架式以高樁直立,兩足前后溜動變換位置,腿招精妙為特色。
南部拳法以猜耶為宗主,其技寓攻于守,善用三宮步法,架式多采曲膝抵身,虛步邁行抵御下盤腿攻,素以膝、肘技術精良著稱,一式“撲殺技”,尤廣受稱頌。
其他系統(tǒng)雖不如上述兩宗名氣大,但也有其獨特風格,中部華富里之拳師,擅用拳招直擊,出手準勁,剛銳灑脫。京畿拳師,極重視體能訓練,且多兼修西洋拳,故拳頭蠻狠,內(nèi)勁尤佳,體力多占優(yōu)勢。
南北高手入京參與擂臺賽之后,各地拳法,得以發(fā)揚于世。內(nèi)地拳師陸續(xù)留京傳技,全國各地拳術,漸而融匯貫通,同時,西洋拳法亦漸混合于傳統(tǒng)暹羅拳技中,對泰拳術發(fā)展,有錦上添花效果。自此泰拳術得以統(tǒng)一,昔日繁復的招數(shù),經(jīng)擂臺比賽不斷冶煉而產(chǎn)生精華,遂形成今日泰拳的基本技術。
古泰拳概況
據(jù)已拳壇評論家博里。素旺叻憶述,玫瑰園內(nèi)首日拳賽,于廣闊校園草坪上舉行,以土地為擂臺,為期一天。后拳場當局于廣場上搭一高約四尺之方形平臺,作為比賽用。
當時尚屬纏麻式拳擊時代,拳師交斗,采用粗麻捆縛拳頭,至手腕或肘彎部位,頭戴吉祥圈,或以符巾束發(fā),用浴布折成厚枕墊護下部。
拳師搭配,無分體重,只要雙方同意,即可比賽。每場賽事,通常有拳師五對比斗,每對拳規(guī)定十一局決勝,每局五分鐘,一分鐘打斗,四分鐘休息,局終以擊鼓為號。臺上有拳證(即裁判),監(jiān)管拳師操行,吹笛施發(fā)停止或續(xù)戰(zhàn)訊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