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五斗米道創(chuàng)教時,以太上老君為教主,供奉“三官”,從而魏晉南北朝時,北魏寇謙之的天師道,由于其享“天師之位”,受“清整道教”之命,得《云中者音誦新科之誡》20卷,均假“太上老君”之名,為此,他依然崇奉太上老君就成為必然的了。
太平道開始創(chuàng)教時,后者則崇拜黃老,供奉“中黃太乙”。東晉中后期,上清派、靈寶派相繼出現(xiàn),新出現(xiàn)的《上清》《靈寶》經中,不再尊太上老君為至上神。上清派以元始天王或太上玉晨道君為最尊,靈寶派以元始天尊和太上大道君地位最顯,有的經書也列太上老君,但其排列地位稍次。
后來在各派協(xié)商,融合中提出“道不可無師尊,教不可無宗主,故老君師太上玉晨大道君焉,大道君即元始天尊之弟子也?!钡墓沧R,正是在這種師徒關系下,使他們成為三位一體的“三清尊神”,為道教神仙譜系中的神。
梁書.陸襄傳》中也曾記載陸襄曾率領城中百姓官史一起修城隍的事情。
在《禮記》中則記載:“天子大蠟八,水庸居其七”,句中即說明了古時的天子有八種重大的祭祀活動,此蠟祭包含“先嗇”、“司嗇”、“農”、“郵表畷”、“貓虎”、“坊”、“水庸”、“昆蟲”等八類。鄭玄注:“水庸,溝也。”,《陔余叢考》卷三十五:“水則隍也,庸則城也?!?,所以城隍是由“水庸”神演化而來,由城池的守護神而變成了城市的守護神,在周朝天子就有祭城隍的儀式,所以“城隍神”在當時就是一種“建物神”,人們將城隍視為保護地方的守護神。
在上古時代,只有天子可以祭祀城隍,當時祭祀的方式只筑土壇,并無塑神像或建廟,且每年有春、秋二祭,清孫承澤撰的《春明夢余錄》中說:“蕪湖城隍廟,建于吳赤烏二年(西元239年)間……”,是有關城隍廟中最早的記載。
送子娘娘
掌管生育之神。各地所供奉的“送子娘娘”有所不同,一為“觀音菩薩”、稱“送子觀音;”另有供奉的是“碧霞元君”或“注生娘娘”。
◆玉仙圣母
太古初期的神女,農歷三月十一誕辰,神號為“太素元君”。
◆九蓮老母
又稱“九蓮菩薩”。一說,是觀世音菩薩的分身;另一說,九蓮母原為玄都玉京的蓮花仙姑,受元始天尊差遣下凡到南太行九蓮山修行,施法布道,救苦救難,保佑平安。百姓尊稱其為“九蓮老母”。
◆九龍圣母
——九龍之母。
◆三仙
——即天仙、地仙、水仙三位上古女神。一說是軒轅黃帝的三位公主,另一說是趙公明的三個妹妹云霄、瓊霄和碧霄。
◆鎮(zhèn)元大仙
——道號鎮(zhèn)元子,是地仙之祖。
◆三霄娘娘
為云霄、瓊霄、碧霄的合稱,為感應隨世仙姑正神。相傳為財神趙公明的三個妹妹。
◆十五老母
|觀音母|大悲母|文殊母|日光(太陽)母|黎山母|托天母| |白衣母|地藏母|普賢母|月光(太陰)母|清身母|魚籃母|九蓮母|南陽母|眼光母|